人大怎么审议规划,提交人大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议议程
〖One〗、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如下:听取并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了解过去一年的国家施政情况和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审议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1991年计划草案:对过去一年的经济绩效和新一年的规划目标进行审查和批准。
〖Two〗、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召开,之后几年内定期举行,直至1957年。第二届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8年至1960年间继续召开,每届会议的具体时间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国家需要而定。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召开,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Three〗、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Four〗、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议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了解过去一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一年的发展计划。其次,听取和审议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1992年计划的报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审查和批准。
〖Five〗、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世界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如何做好“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审议工作
〖One〗、为做好规划中期评估的审议工作,要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把科学发展作为贯穿审议工作全程的一条红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实事求是是开展好审议工作。(一)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增强人大常委会对规划执行的监督能力。
〖Two〗、建立人口发展规划监测与评估机制,促进规划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规划确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及时反馈意见。中期评估报告提交省政府常务会审议,对规划修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Three〗、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 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Four〗、“十一五”期间指2006-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
在中国,人大的立法程序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关键阶段。首先,在法律议案的提出阶段,议案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比较高人民法院、比较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十人以上联名提出。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立法的起点。下面是法律议案的审议阶段。
立法程序的四个环节提出立法议案、审议立法议案、表决和通过立法议案以及公布法律,如下:提出立法议案:立法法规定,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环节如下:建立起草班子,开展起草工作。立法列项后,根据提出法律案的时间要求,承担起草任务的机关或部门即着手起草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或指定专门的起草人员,组成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起草工作班子。起草班子由来自于与立法事项有关的领导、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进行调查研究。
中国的立法活动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中国的立法活动要表达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诉求,从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维护宪法秩序和法制统一。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标签: 人大怎么审议规划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