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天气灾害,如何防范天气灾害的发生
浙江连发147条预警:暴雨、雷电、大风、冰雹齐现
浙江地区连发147条预警,针对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如下:暴雨防范 关注预警信息: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了解暴雨可能带来的影响。减少外出: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涉水行走或驾驶,以防发生危险。
气象预警信号共分为14种,包括台风、暴雨、暴雪、大风、寒潮、高温、干旱、沙尘暴、雷电、冰雹、霜冻、霾和大雾。下面,以暴雨预警为例,解释各个颜色等级所代表的具体意义。蓝色预警 雨量标准:1两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仍在持续。
月8日18点,中国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暴雨橙色预警,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中央气象台7月8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8日18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8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预计4月13日20时至14日20时,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东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20-30毫米,局地可达40毫米以上;另外,浙江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部等地的局地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如何减少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One〗、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如发展水利灌溉、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以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 种植农田防护林,有效防范干旱、高温和干热风等灾害对农作物的侵袭。 依据不同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规律和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和品种选取。
〖Two〗、如适时播种,土壤耕作,合理灌溉,以水调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结构,灾前抢收,灾后补救等;4采用喷洒抗旱剂、增温剂、萘乙酸、乙烯利等化学药剂,可以减轻干旱、干热风、低温冷害的危害;5建立不同地区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农业技术体系,从农业系统的整体着手提高抗灾能力,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
〖Three〗、夏季降水较为丰富,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而冬季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影响着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降水比较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逊。基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中国被划分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四大干湿地区。
〖Four〗、有利于这些作物的广泛种植。 我国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 依赖灌溉的地区,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也能够支持灌溉农业的发展。 然而,我国夏季降雨集中,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Five〗、气温和降水量的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温度和降水量组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低温病虫害少; 冬季漫长而寒冷,生长期短,只能生长对热量要求低的农作物,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多水旱灾害。
〖Six〗、季风气候的降水在季节性和年际变化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冬季风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了低温,尤其是北方地区,使得我国与同纬度的欧洲在温度上有较大差异。此外,冬季风还可能引发寒潮,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河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市民需做好哪些防范措施?
市民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以应对河南省部分地区出现的历史比较高气温和持续的高温天气。 极端天气导致水库蓄水量减少,土壤干燥,对春播进度和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河南省气象局预测未来几天全省将出现大范围降温,并于4月11日17时起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四级应急响应,以保护农作物。
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切断危险的户外电源,暂停户外工作,或者尽量不要出门,在家里避雨。家里的电源也要及时切断,防止降雨量过大,雨水进入屋内。会有接电的可能,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做好城市农田排水很重要。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比如,在户外时要尽量的远离树木,避免雷击的风险,尤其是雷雨天气在户外躲避雨时,要尽可能的不要打伞,或者高举球拍,手机等。同时要注意积水地段,极易造成交通隐患。尤其是,行人如果在户外遇到了水坑,一定要先探清水深,否则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溺水。
居民需要关闭门窗。如果居民外出工作,必须关闭自己的门窗。避免出门后突然下大雨,被风吹的窗户玻璃碎了,从楼上掉下来砸到别人。而且窗户一开,风雨就会吹进屋里,最终导致电器进屋的危险。如果人们外出,一定要带伞,以免下雨时不带伞被水淋湿,感冒。
标签: 如何防范天气灾害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